春日午后阳光下,矗立在岸线的“大风车”随风摆臂,海面波光粼粼,岸边镜透耀眼,光伏发电项目工地里,工人们正整理、搬运工程器材……3月8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莱州市虎头崖镇虎头崖村海边光伏发电项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生机盎然、动力十足的壮观画面。
“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抢攻工期,经过3个多月的安装工作,华电虎头崖50MW光伏项目设备完成调试投入发电、运行。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该项目日发电量220MW。”华电莱州公司安全总监、副总工程师胡海亮说。
踏入新征程,时下的莱州干劲如火。记者了解到,2022年,莱州市共有新开工项目66个,续建项目20个,储备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130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8亿元,预计一季度完成投资17.3亿元。眼下,莱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烟台党代会和两会精神,正快马加鞭,奋力做大新能源产业,推进整县光伏、海上风电、沿海浅滩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建设,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
发展新能源,开辟“新赛道”,莱州条件得天独厚。莱州市拥有108公里海岸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年风电利用小时数在3300小时左右,年日照小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开发潜力较大。近些年,莱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截止2021年底,该市共有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企业18家,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50万千瓦,力争2022年底突破180万千瓦。
在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背景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迎来良好机遇。“‘十四五’时期,莱州将把新能源做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和‘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积极引进和培育风电、光伏全产业链,实现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山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莱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钢表示,该市将以海上风电、光伏开发建设为契机,坚持陆海资源统筹开发、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电力装机生产与上下游产业协同,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装机总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完成投资860亿元,实现研发、装备制造和运营维护一体化协同发展,全产产业链产值超过500亿元。
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还要确定打法和路径。莱州首先瞄准海上光伏的突破发展。海上光伏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领域,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为此,莱州市积极研究上级相关工作规划,争取政策支持,目前已初步列入“省海上光伏建设工程行动方案”的海上光伏选址11处,总容量约60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480亿元。未来,该市一方面按照规划批复时序加快600万千瓦的海上光伏项目以及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土山新能源大基地等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光伏发电装备产业,加快引进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生产工艺无污染、能耗低的智能光伏组件生产项目,支撑光伏大规模开发需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补链强链延链,形成半岛北重要的光伏发电装备产业集群。
聚焦新能源,闯出“新赛道”,未来莱州还要突破发展海上风电。记者了解到,莱州市海上风电虽然起步晚,但建设基础优势较好,近期计划开工建设的莱州市蓝色海洋渤中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35亿元,装机容量30.1万千瓦,预计2023年底并网发电。目前正在争取装机容量50万千瓦、总投资60亿元的国华能源渤中J海上风电项目。此外,还要重点规划建设高端风电装备基地,依托渤中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在临近风场资源、出港条件良好、运输成本优势明显的三山岛区域,推进7—10兆瓦风电机组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和轴承、叶片等关键部件,带动风机制造、海洋装备、技术研发等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运维服务于一体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