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电动车发展根本上要依赖于电力,如果发电量受到限制或有所降低,又或者电价大幅提升,都将使电动车发展受到影响。
受碳达峰影响,全球传统能源投资供给不断下滑,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直接导致了全球发电量在2019年达到27005太瓦时的峰值后,掉头向下,由正增长变为负增长。
而清洁能源发电量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暂时还不能达到大规模替代煤炭等化石发电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看看我国今年11个省出现的拉闸限电的情况和翻倍增长的国内市场煤炭价格就能明白。
清洁能源电力替代建设还需时日,在还不能大面积取代传统能源的情况下,各国在传统化石能源上的投资快速退出会造成青黄不接,能源短缺的局面,这一问题除了中国之外,欧洲也同样面临困扰。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全球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市场,但在“能耗双控”的影响下,电动车发展将面临不确定性,尤其是如果再出现一些其他的不可抗力因素,可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们看到国家近期在氢能源上也加大了投资布局,形成了“电能为主,氢能为辅”的发展策略。
氢能源作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我国也在不断加大投入,逐步在氢能源全产业链,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领域形成布局,目前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已经入局氢能源产业链。
中国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是国内氢气产量最大的两家企业,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年生产400万吨的氢气,占总体产量的16%;中国石化氢气年生产量达350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14%。
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初,我国加氢站共建成141座,其中119座在运营,22座已建成,还有73座正在建设,118座规划建设。
随着国家队不断入局,对氢能源产业产生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未来也会有更多资本聚集到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推动氢能源产业的发展。
而氢气能源热效率高、充能时间短、排放的副产物是水等特点,一旦生产和存储加注技术取得突破,将可作为理想的汽车替代能源,其优势将在未来10年逐步显现出来。更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氢气燃料在重型卡车上的应用的技术难题将得到解决,得以商用化。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之争恐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