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车市高歌猛进,今后五年或是最后窗口期

   2021-12-10 6550
导读

“尽管有企业受制于产能影响,但单从新能源角度来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约会达到330万辆左右。”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如是

“尽管有企业受制于产能影响,但单从新能源角度来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约会达到330万辆左右。”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如是畅想。


至2022年,他认为,这一数值将进一步增长至500万辆,“这还是受限于电池供应、芯片供应以及产能限制下的预测,如果没有这些限制,单看需求可能会更高”。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对于接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相对保守,他认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在310万辆,明年约在400万辆左右。但即便如此,我国于去年底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所提及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渗透率20%”的中长期目标,都将有望在明后年提前突破。


新能源车市高歌猛进,今后五年或是最后窗口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电动汽车 百人会副理事长 欧阳明高(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面向未来5-1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欧阳明高认为,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至700万到900万辆之间,2030年这一销量将扩大至1700万辆到1900万辆。从保有量来看,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会超过3000万辆,2030年接近1亿辆,接下来将是每5年1亿辆的速度递增。


站在2021年末,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针对去年底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此前《征求意见稿》中至2025年25%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目标降至20%时的无奈仍历历在目,却不曾想,短短不过一年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历经原材料涨价、缺芯、“少电”乃至部分地区限电等重重限制下,逆势狂奔。


技术+产品+政策齐发力,趋势超预期却符合逻辑


如前文所说,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走势超乎了所有人的预期。


按照中汽协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共计销售136.7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全年新车销量的5.4%。这一占比与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空间。


基于此,去年底中汽协曾预测,202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0%左右。


却不曾想,2021年的新能源车市发展会如此迅猛,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亦不得不在年中宣布,将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测销量调高至240万辆。


可很显然,240万辆亦非终点。


就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再创单月销量新纪录,接近40万辆水平,新车销量渗透率已达12.1%,至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56.6万辆和254.2万辆。且在欧阳明高的预期中,至11月结束,这一数值将无限接近300万辆,进而在全年实现完成330万辆的销量预期。


新能源车市高歌猛进,今后五年或是最后窗口期

可要知道的是,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除面临疫情零星爆发对于车市的影响外,受原材料涨价、缺芯、少电以及部分地区限电等不利现象持续,汽车行业的运行压力巨大。


在此背景下,欧阳明高认为,“今年的市场爆发原因应该说是技术进步、产品丰富、政策给力的结果”。


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得以快速普及,与其所搭载的电池技术持续改进和成本下降息息相关。


今年5月,伴随比亚迪刀片电池大批量量产,以及宁德时代CTP技术大规模应用,磷酸铁锂电池产能在这一月实现反超,随后于7月,磷酸铁锂装机量时隔多年反超三元锂电池。这一月中,比亚迪官方宣布公司全系纯电汽车都已换装刀片电池,隔月特斯拉CEO马斯克为磷酸铁锂站台,对外表示,相较于三元锂电更喜欢磷酸铁锂。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磷酸铁锂装机量持续高涨,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纷纷转投磷酸铁锂,大胆预测,在刚刚过去的11月中,我国磷酸铁锂装机量或超三元锂电一倍之多。其背后,除了较三元锂电池更低的成本以及更为稳定的安全性外,近年来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持续走高,较三元锂电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成本低、寿命长、更安全且能量密度不输三元锂电的磷酸铁锂电池,进一步拉近了新能源车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且为未来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除电池技术外,欧阳明高认为车型丰富,产品结构完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又一有力支撑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产品结构呈现“哑铃式”分布,分别是以A00级为主的入门级电动车以及以豪华车为主的高端车市场。而目前最为庞大的8-15万辆车市场,则伴随比亚迪DM-i等产品的强势入侵,正快速向混动市场转型,从而全面覆盖各个乘用车细分市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于新能源产品的不同需求。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52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