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传统燃油车在发动机和变速箱等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老牌汽车工业强国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无论是发动机或者变速箱的技术研发,都已经落后国外企业一大截,尤其是变速箱,其关键专利都掌握在外国车企手中,我国自主品牌长期受到其打压,发展举步维艰。
从第一个内燃机诞生,第一个汽车组装完成,西方老牌汽车工业强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技术层面已经非常成熟。随着近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经过全球市场的检验,可以说无论实在技术上还是可靠性上已经“登峰造极”。在传统内燃机和变速箱上已经发展到了“天花板”很多老牌车企业也已经宣布不在研究燃油车。但是关键专利还是卡脖子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汽车产业的“弯道超车”,就要开辟新赛道。
二、我国是一个石油资源不太丰富的国家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富煤、缺油、少气”,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并且最近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目前国内石油消费市场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8%。同时,我国煤炭储量位列全球前茅,目前电网的电又以“煤电”占主导地位,发展纯电动汽车正好可以解决“缺油、少气”带来的问题,因此是国家“扬长避短”考虑的结果。
三、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是全球大势所趋。
随着新材料、储能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逐渐取代化石能源已是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大规模的过度开采下,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变得日益稀缺,并将很快面临枯竭的命运。不单单是中国,目前全球都在面临传统能源紧张的局势。因此,新能源的使用被提上日程,并且开始在很多地方得到推广。 包括生物质能、风力等在内的新能源经常会被称之为清洁环保新能源,因为它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非常密切。要想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而代之以新能源。这样做的好处一是避免了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地质沉陷、坍塌等,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二是不会像传统能源那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气体,致使空气受到污染。
四、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反超西方各国的重要媒介。
经过十几年的积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无论是在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化方面,在过去几年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两年来,在政策扶持与行业内外的努力下,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提速。产销数字的节节攀升,背后是整个产业的全面进步: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条逐渐清晰,初步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生态,社会公众接受度与购买欲大幅提高。不仅传统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等业外企业也掀起了“跨界”投资的热潮。这意味着在下一阶段的全球竞争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有了屹立不倒的实力与底气。而且新能源汽车与5G、智能化、AI技术等是不能分割的,如果未来某一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像如今的丰田、大众等,那么相应的我们的各项技术或者说基础设施也能走向全世界,赚取全世界的技术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