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未来终将会有枯竭的一天,届时全球能源危机将不可避免,所以世界各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在进行深入的研究。
太阳能电站
新能源指的就是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之外的的各种能源,像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及核聚变等都属于新能源,而我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也一直非常重视,而大家熟知的三峡水电站就是其中的代表。
目前很多高端手机都具有无线充电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凭借隔空能量传输,为手机进行隔空充电。这些相信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想象一下,未来的电动汽车用上这种科技,在行驶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地球轨道上的太阳能发电站进行充电,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感觉这好像是科幻世界里才能出现的场面。而我们中国很可能会将这一科幻场景搬到现实中来,在太空中建立发电站,意义将远超三峡工程。
据《观察者网》18日报道,由于在太空中进行太阳能利用拥有高效,持久,清洁且不受季节昼夜变化等优势条件,中国部分科学家正在努力推进中国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工作。
而在今年6月,我国第一个空间太阳能电站试验基地就已经在重庆开工了,并且未来还计划在平流层建立一个空间太阳能发电站,用于试验通过无线能量传输的方式向地面提供电力。
想要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毕竟和手机隔空充电相比,空间太阳能所进行的能量传输要困难得多,大功率远距离的能量传输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空间太阳能电站所需的零部件要比空间站多得多,如此重的电站要被送到3万多公里的同步轨道上也是个难题。还有传输辐射和材料运用等一系列问题也需要一一解决。尽管面对着这么多的难题,我国科学家们依然保持乐观。
确实,在几十年前有谁能想到中国的科技能够如此飞速发展,中国航天能够取得这么多的伟大成就,科学家的乐观心态就是建立在我国强大的航天能力和科技水平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