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已经炒了多年的新能源,究竟新在哪里?真的有资格接棒内燃机?

   2021-11-08 优质汽车领域创作者8390
导读

大概是从十二年前开始,新能源汽车开始以规模化的身份进入国内汽车市场。12个年头之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传统燃油动力的接班人,发动机时代的句号似乎已经离现在不远。不过,“新能源”三个字似乎在大多数人理解中

大概是从十二年前开始,新能源汽车开始以规模化的身份进入国内汽车市场。


12个年头之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传统燃油动力的接班人,发动机时代的句号似乎已经离现在不远。


不过,“新能源”三个字似乎在大多数人理解中仅存在于叫法和形式,抑或是车牌颜色,与燃油车的差别,究竟是什么?新能源真的能代替燃油车成为出行的主要承载吗?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车最本质的区别往往存在于最浅显的位置,没错,就是在表面。


燃油车的动力来源显然是每次加注的汽油或者柴油,通过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气缸中燃烧膨胀推动活塞做功实现行驶。



而新能源汽车动力来源更多是电,驱动系统核心是布置在前后轴的永磁同步电机或者异步励磁电机,通过洛伦兹效应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另外,由于电机的存在,新能源汽车在滑行时可以将动能转化成电能再充进电池包内,行驶时再释放出来驱动车辆,节能效果更为突出。



而根据电来源的不同,新能源汽车又有若干种细分分类。


例如BEV纯电动汽车的电能是直接获取自电网,电网的电则会有火电、风电、水电、核电多种来源;


HEV混合动力的能源来自发动机,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则兼顾前两种充能方式;


最后一种FEV燃料电池汽车电能来自于燃料电池堆,燃料可有氢气或者是甲烷等。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结构上有哪些不同?


结构依托于自身特性。


在一个标准的燃油车动力系统上,发动机、变速箱是整个系统核心,其余的油箱、进气系统等都只起到辅助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核心则更改为电机、电池和电控,根据布置和车型的不同,这三者可能会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



当然,在新能源不同细分领域也会有显著区别,例如HEV会在电驱动系统的基础上多一台发动机、BSG电机,发动机相关的燃油系统和进排气系统也必不可少。


PHEV则可能会有传统的变速箱,充电系统也不会缺席。


燃料电池汽车会多出燃料电池堆、空压机、氢气循环泵、引射器、DCDC以及氢气瓶等部件,但电驱动的核心基本是不会改变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电机不管是转速还是扭矩都比同等规格的发动机要广得多,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上与电机相连接的并不是结构复杂的变速箱,而是一个单极减速器。


因此,新能源汽车往往开起来要比燃油车更顺滑,同时起步加速时的扭矩更为直接,驾驶质感显然要提高几个档次。



新能源车何时能取代燃油车?


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忙着给燃油车定Dead line,基本集中在2030-2035年左右,但在我们看来,这个时间线可能并不会如此准确。



首先,新能源真正能达到取代燃油车的标准是能够在性能上达到同等水准或者在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


但对这种条件的达成太过依赖储能技术的发展,不管是能量密度还是充电速率,当下存在在PPT内的下一代前瞻产品距离传统燃油还有一定距离,2030年能不能完成这最关键一环的量产,现在没人能说得准。



其次,传统燃油动力发展到现在,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期但并非天花板,简单的如糟粕一样完全抛弃似乎有些太过武断,毕竟发动机的热效率和碳排放,一个是逐年提升,而另一个则是逐年下降。


因此,碳排放的概念在近两年呼声越来越高,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降低每公里产生的碳排放才是主要目标,毕竟在我国火电仍然占据大多数。


在此之前,燃油车似乎还有活动在市场上的价值和理由。



结束语:


一定程度上来说,新能源汽车新的重点指的是电驱动系统与发动机运作模式的区别,而并非一种全新的能源,这点应该是每个未来新能源车主需要了解的。同时当下的新能源产品仍然处在技术的高速迭代进程之中,暂时不能完全替代燃油动力是比较合理的看法。因此,任何一款新能源产品都会有其突出的缺点和优势,买车之前,功课可是需要做全面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6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