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从大众ID.销量连创新高,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分层

   2021-12-17 引擎视线520
导读

导读:当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自主品牌手挽手地大踏步前进时,合资阵营似乎成为了局外人。2021年,大众的ID系列在市场中终于取得了质的突破,这会是合资阵营追赶的号角声吗?(文/娄兵、余外军 编辑/娄兵)全球任


 


导读:当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和自主品牌手挽手地大踏步前进时,合资阵营似乎成为了局外人。2021年,大众的ID系列在市场中终于取得了质的突破,这会是合资阵营追赶的号角声吗?



(文/娄兵、余外军 编辑/娄兵)全球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无穷潜力”视而不见。只是,彼此对这个进程的加速度均有着各自的判断。影响车企做出结论的变量有很多,诸如自身业务在全球的综合情况、全球不同区域市场的政策法规以及自身技术储备等。



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冠以全球称号的车企巨头们,都低估了中国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决心和速度。直到2020年,在影响全球汽车销售萎缩的不可抗性中,中国汽车市场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一骑绝尘,让它们做出了改变的决心。



全球的车企心照不宣:风向标的所在地必须改变了。如果还想维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那么在中国汽车市场将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布局及权重再次提速必须成为优先级最高的工作任务。



不得不提到大众,这家最依赖中国汽车市场的全球车企正面临着最大的压力和考验。旧有的产品体系和战略布局已经无法确保这艘巨轮延续以往的强势表现。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其扭转困境最有效的手段。



步入2021年,大众先后将3款基于MEB纯电动平台打造的纯电动汽车通过其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导入市场。



ID.:I Do,I Did



2021年3月,大众ID.4进入中国并同时纳入了其在中国的两家合资公司产品录。作为大众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先行者,ID.4被大众寄予厚望。然而,ID.4初期在新能源市场表现远远低于预期,销量徘徊在千辆上下。



5月,ID.4 X和ID.4 Crozz两款车型的总销量仅为1213辆;6月,3415辆、7月,5810辆。随着ID.6的上市,对ID系列的质疑声开始出现。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冯思翰(Stephan Wllenstein)在今年7月对媒体公开表示,“中国绝对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在承认开局注定困难的同时,他还补充到:“这意味着一款新车型需要6至8个月时间才能在销量上打开局面。”这是行业新车销量走势的规律,也是冯思涵的信心来源。



时间来到8月份,大众ID.系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创新高,销量达到7023辆,9月,也就是冯思涵口中的最短6个月的时间点上,ID.系列销量破万,达到了10,126辆,而且生产线的履带还在加速,到了11月,销量已经来到了14,167辆。



这无疑是最好的舆情灭火器。一时间,所有持怀疑观点的嘴巴都闭了起来,摇身变为了看客,静静地观察ID.系列这样的上升势头能够持续多久。



显然,大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热身准备已经结束。从开场的成绩来看,是能够令人接受和信服的。



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第二章



过去的三十年,关于“谁是全球最成功的车企/品牌”这个问题,即便争吵三天三夜也未必能有一个令多数人信服的答案。但如果问“谁是中国最成功的车企/品牌”,那么答案非大众莫属。



从第一家现代化的合资工厂开始,到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大众的崛起和中国市场息息相关。大众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道路上的模范生是不可否认的。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6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