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2021最幸福的人?王传福肯定是其中之一。
在汽车市场承受诸多压力之时,他最大的烦恼不是将车如何卖出去,而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提车需求。
这种“幸福烦恼”的背后,充分体现了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特点——爆发式增长!
年初,业界预计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仅为200万辆;然而,变化来得却是如此猛烈,幸福来得如此突然,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飙升至350万辆。
仅在11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便达到了19.8%。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已达850万辆,全球占比超过50%。
这意外吗?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
探其缘由,关键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得到了“质”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一直被诟病的续航、安全、残值等痛点已不再,相反,更多“甜点”则愈发诱人!
让人惊讶的增幅
将时针回拨到一年前,谈及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走势时,由于整体汽车市场刚从疫情的低谷中走出,外界对它的预期并非十分乐观,中汽协当时给出的预测是全年产销180万辆,增幅仅为30%左右。
然而,自今年1月份起,新能源汽车却走出“开挂”模式,每隔3个月,产销便爬升至一个新平台:3月-5月,稳定在月销21万辆左右;6月-8月,月销爬升至30万辆规模;9月-10月,触及月销40万辆目标;11月,销量已经跳高到45万辆。
这也难怪王传福发出了如此感叹:变革时代真的很难看清楚!
肇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工厂。南方+李志颖
跨越就是发展,从同比数据来看更为直观。过去11个月,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同比增幅最低是11月的127.8%,最高的是2月,同比增幅高达723.36%。
而反映在市场渗透率上,便是每个月以约1.3个百分点的不断爬升。根据中汽协数据,1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9.7%。
这意味着什么?
按照我国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内容,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也就是说,《规划》发布之后我们仅用时一年,便基本实现了未来5年的新能源汽车目标。
12月14日,在“2022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暨投资合作大会”上,中汽协给出了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预测,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0万辆,同比增长47%。
市场“核聚变”已开启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突然爆发,既超乎了业界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
此话怎讲?
经过多年培育的新能源产业已经逐步壮大,市场局面已从之前的政策拉动切换到市场驱动,业务重心也从之前的To B转向如今的To C,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燃料车的拐点已至。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普及的过程,有一群愿意尝鲜的人先接受,再到渗透率达到10%,超过10%、15%,快速地拉升到20%,乐观一点,明年能到25%甚至30%。”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在接受南方+专访时曾表示,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客户人群的变化。之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以增换购为主的客户群,比如已经拥有一款燃油车,第二辆会尝试一下新能源车。然而,如今很多年轻的消费者在选择第一辆车时,就拿定主意要买智能纯电动汽车,这就是客户群的变化。
那么,推动客户群体发生变化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纵观整个2021年,技术创新是核心的第一要素。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总结新能源汽车特点时指出,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除了政策引领与资本拉动外,最为关键的一环是创新驱动以及人才支撑。
事实上,过去一年多,新技术层出不穷,续航、充电效率、安全等被消费者诟病的几大痛点,已在技术上逐步得到突破。
如,“弹匣电池”“大禹电池”“星灵架构”“咖啡智能”,等等。一系列的专有名词不断涌现,背后便是技术的突破。两三年前还难以达到的600km续航里程,如今已不再是稀奇事儿,甚至1000公里续航的新车已经准备推向市场。
快!快!快!
市场突然转向,机会稍纵即逝,“大干快上”成为了所有新能源汽车人2021年奋斗的缩写。
位于番禺化龙的汽车城,广汽埃安工厂正在进行扩产工程的最后冲刺,以尽快实现年产10万辆新生产线的落成。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面对销量时,也有着与王传福一样的“凡尔赛”——最头疼就是如何满足交付!
如今,广汽埃安产能的利用率已经超过130%,也就是10万产能的生产线已经干到了13万辆以上。“即便明年新生产线落成,20万总产能也是满负荷运转。”广汽埃安提前启动的第二工厂建设,预计到2023年将实现投产。
图片
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同样,总部位于广州的小鹏汽车,今年也忙着四处布局新产能。8月,小鹏汽车肇庆二期项目正式动工,建成后,肇庆智造基地整车设计年产能将从10万辆提升至20万辆。而在一个月前,小鹏汽车已经北上武汉设立新工厂,规划产能也为10万辆。
在新势力四处出击之时,传统巨头并没有闲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渗透,传统车企也意识到只有快马加鞭地追赶,才能抢回市场的主动权。
12月14日,丰田发布最新战略,预计到2030年导入30款BEV车型,全球范围内提供包括乘用车、商用车等各领域的全方位产品阵容。到2030年,BEV(纯电动)全球年销量计划达到350万辆。
把中国作为第二故乡的大众,仅一年时间便投入了3款纯电动车型。12月20日,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表示,在推出ID.3、 ID.4以及ID.6车型的基础上,大幅提高了明年的销售预期,大众正在迎头赶上!
事实上,与丰田、大众一样,宝马、奔驰、日产、本田等跨国车企,无一不在今年加快了电动化的步伐。可以看到,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迎来“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