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中国市场迈入高度发展时代

   2021-12-27 8500
导读

汽车资讯,看这里就够了中紫能源-ZierMotors摘要: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一目标无疑将再一次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新能源汽车市场,促进储能、充电桩、新材料等产业链,将造就多个

汽车资讯,看这里就够了


中紫能源-ZierMotors


摘要: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一目标无疑将再一次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新能源汽车市场,促进储能、充电桩、新材料等产业链,将造就多个万亿市值的企业。


通过梳理新能源相关产业政策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愈加重视。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首次提出对充电桩的建设;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此后,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补贴政策由补贴新能源汽车改为补贴充电基础设施。


2020年5月,充电桩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为“新基建”项目之一。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推动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



图说:全球交通部门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1Gt=10亿吨)


数据来源:IEA


对中国来说,发展和加大力度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脱碳和减少环境污染之外,还有更重大的意义:


一是因为中国的石油不够,我国石油73%靠进口,这是一个重大的能源安全隐患,发展电动车有利于降低石油依赖;


二是燃油汽车的发动机技术大多掌握在西方几大汽车巨头手中,中国被内燃机专利包围,每一台燃油汽车生产出来,都需要缴纳上千元的专利费用;


三是燃油汽车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能效和技术突破上,已经非常难了。


正是出于这些因素考虑,近十年来,中国企业全力布局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政府政策也大力支持。特别是这两年,新能源汽车迎来井喷式发展。造就了宁德时代这样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也成就了小鹏、理想、蔚来、哪吒等诸多本土品牌,还让特斯拉这样的国外品牌赚得盆满钵满。


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把发展新能源汽车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同时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截至2021年11月底,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基础设施238.5万台,同比增长55%;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设施网络。同时也让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持续飞升,截止今年9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78万辆。所以充电桩的数量,对比国家预设的1:1的车桩比目标,仍相差甚远。根据某证券机构分析称,预计2020年-2025年累计市场空间超千亿元,未来十年充电桩市场总投资额近万亿元。


01


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井喷


在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216.6万辆和215.7万辆,同比累计增长分别达到184.5%和185.3%。


其中,纯电动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80.28万辆和178.86万辆,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产销量分别为36.24万辆和36.71万辆,燃料电池车型产销分别为879辆和906辆,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 数据来源:中汽协 制图:邱瑶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是更值得关注的指标。从2017年不到3%,到2020年5.40%,整体保持平稳增长,而2021年前9月,中汽协数据显示,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1.58%,而近两月来,这个数字更增长更为迅猛,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经接近2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底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左右,从新能源汽车当前发展趋势来看,这一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 数据来源:中汽协 制图:邱瑶


02


把握政策,道与势合


1-11 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同比分别增3.5%和4.5 %。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到2025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的历史新高。


根据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占比达20%的规划,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将达到600万辆,在目前销量基础上翻倍。这无疑会带火动力电池、充电桩以及原材料等上下游市场。


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度相关。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128.3GWh,同比增长153.1%,全年装机量有望接近150GWh。



图说:中国动力电池生产与装机量


据湘财证券预计,2021年全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超130GWh(同比大幅增长超100%),生产量超180GWh(同比大幅增长120%)。2021年将会是动力电池产销两旺的一年。


除了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为了配合我国风电、光伏高增长目标,储能配套也已成刚需。


2022年,随着一众具有竞争力的电动车和混动新车上市,业内普遍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还将继续走高。


“今年新能源汽车卖得比较多,而油车销量下滑了,所以比例就上来了,随着芯片供应问题得到缓解,市占率会有所下滑。不过从大方向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也是可以达到20%的,但是需要一定的市场周期。”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同样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增长到20%只是阶段性表现,而具体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暂时还不能确定,可能要等待一段时间,也有可能很快就到。


锂电研究机构高工锂电预测,到2025年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是850GWh,韩国锂电产业咨询机构SNE预估,2025年动力电池出货量1160GWh,从而将实现GWh到TWh的跳跃。


小知识:


1太瓦时(TWh)=1000吉瓦时(GWh)=1000*1000兆瓦时(MWh)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量和销量分别达到83.4GWh和65.9GWh。其中,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再创新高,达到63.6GWh,同比增长2.3%。



来源:SNE Research,东吴证券,公开信息,德勤分析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9月,三元电池共计装车6.1GWh,同比上升45.6%,环比上升15.0%;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9.5GWh,同比上升309.3%,环比上升32.3%。


很显然,电池成本已然成为当下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向《财经》记者表示:“按照目前全球规划,钴资源可用20年,镍资源可用30年,锂资源可用600年。”


稀缺意味着昂贵,也意味着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巨大。原材料涨价是今年全球汽车工业的主旋律之一,动力电池亦不能免俗。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之上,车企更青睐使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从电池特性来看,三元锂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更为出色,磷酸铁锂电池则在寿命、体积能量密度、热稳定性、成本上更有优势。于大多数电池企业而言,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都是常备技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控制以及持续供应能力更为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磷酸铁锂的复苏,并不意味着三元锂电池的没落,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满足用户不同的出行需求。


对于电池主流路线的选择,戴姆勒集团的诠释更为直观。10月27日,戴姆勒集团CEO康林松(Ola Kallenius)表示,其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考虑在入门级车型中使用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将从2024年在其下一代车型如奔驰EQA和EQB中使用磷酸铁锂电池,而EQS等高端车型仍然使用NCM三元电池。


在电池产能紧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可以预见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将在后续一段时间内独占鳌头,多元化仍是电池技术永恒的主题。


当下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技术路线都走到了产业化的门口。一旦技术革新,旧有产能的废弃将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如何在扩产与技术革新中找到平衡点,是每个电池企业都应深思的话题。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达406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动力电池行业卷起了一股“扩产潮”。仅在三季度,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国轩高科(002074.SZ)、亿纬锂能(300014.SZ)等十余家企业相继宣布投建锂电池项目,合计新增规划产能385GWh,已公布的总投资金额约1650亿元。


整个1月-9月,中国锂电池合计新增规划产能超过1TWh,全产业链投资金额已达8846亿元。照此趋势,今年锂电产业链扩产投资总额将超万亿。


锂电扩产有多疯狂,从宁德时代备受争议的582亿巨额定增中可见一斑。8月12日,宁德时代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582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扩产幅度达137GWh。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7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