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物联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能源启示录③|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的艰难押注

   2021-12-30 澎湃新闻100900
导读

今年,在新冠疫情及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措施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能源进一步出现供需失衡,刺激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至历史高位,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这场危机背后有何历史

 

今年,在新冠疫情及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措施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全球能源进一步出现供需失衡,刺激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至历史高位,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


这场危机背后有何历史背景?它以何种形式影响到不同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是否可以长期利用能源布局?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国家如何自救?与此同时,资源约束型国家仍在漫漫探索转型之路,而不少欧洲国家已走在了能源转型的前列。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国际部自12月28日起推出“能源启示录”系列年终报道,从多个维度呈现2021年这场能源危机背后,未来的世界能源形势。寒冬来临,人类能找到那根救命稻草吗?


距离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约40公里的工业废弃物填埋场,遍地枯草,三台太阳能光伏设备孤独地架设在一角。


十年来,位于福岛县相马市车站附近的光伏发电系统持续运营。“与其说是发电设施,更像是一个景观,因为它是埃隆·马斯克亲自带来的。”65岁的相马市居民吉村孝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给相马市的农业、渔业造成了摧毁性的打击,人们对核电的安全性丧失信任。当年7月,特斯拉CEO马斯克来到相马市,向当地捐赠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当时马斯克说,期待福岛成为世界领先的“可再生能源一大圣地”。



2011年7月,马斯克向时任相马市长立谷秀清赠送太阳能电池板。吉村孝是相马市民间复兴团体“市民有志会”的一员,回想起十年前马斯克到访的新闻,“我们在灾区很受鼓舞,想着如果安全环保的太阳能完全取代核电,那就太好了。但十年过去了,当地太阳能发电规模没有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输电网络也未全面铺开。相马市的曲折经历也是日本能源转型的一个缩影。十年前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导致民意反弹,迫使日本能源产业急转弯,大幅降低对核电的依赖。随着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设立,日本能源转型面对提速压力。


日本政府今年10月发布的第六版能源基本计划,首次提出“最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日本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2019年的约2倍——36%至38%。


对于日本这样的资源约束型国家,一直探索如何让化石燃料变得更加清洁,并试图挖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但现有电力构成中仍有七成依赖化石能源。在亚洲,许多国家遭遇类似困境,能源转型考验中,每一道选择题背后都是得失的博弈。


现实之中“拔核”


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前,日本共有54座核电站,核能发电占比一度达到约三分之一,到2019年该比例降至6%。最新的能源计划提出2030年核电占比目标为20%-22%。


过山车一般的数据变化刻画着日本对核电爱恨交织的纠结。


核事故发生10周年之际,日本广播协会(NHK)2021年3月的民调显示,仅3%受访者支持增加核电。吉村孝对澎湃新闻说,日本十多年前寄希望于核电复兴,现在又打出“可再生能源复兴”的口号,“对于我们而言,保障安全充足的供能是第一位,曾经我们轻信‘核电安全神话’,现在希望三思而后行。”


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今年3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提到可再生能源是打造“福岛创新海岸”构想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他表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将力争成为全日本的领头羊”。福岛县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为121亿千瓦时,占消费量的80.5%,而到2025年这一发电量有望增加两成以上,超过消费量。


核事故成为福岛县能源转型的转折点,也成为日本能源战略辩论的决定性时刻——构建3E+S的能源组合方案:稳定供给(Energy Security)、经济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环境(Environment)、安全性(Safety),在确保安全的大前提下,实现平衡的能源供应。


以日本为首,各国纷纷对核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修订电力计划。韩国也是核电大国之一,多年来打造核电技术出口大国“品牌”,目睹邻国灾难性安全事故和欧洲国家掀起的“去核电”潮流,2017年6月韩国调转车头,放弃“以核能为中心的能源政策”,积极扶持新再生能源、LNG发电、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产业。


核电急刹车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经济代价,以及寻找煤炭替代能源的困境。


韩国国会立法调查处今年9月提交的报告显示,去核电政策给国家电力生产带来的损失在未来30年将累计超过1000万亿韩元。总统文在寅政府被在野党指责,以牺牲国家财富为代价追求政治利益。


在日本,核电拉锯战更为激烈。“资源匮乏的日本,不能没有核电。”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多次公开呼吁重启核电,以保障该国稳定的电力供应。自民党2012年推翻了民主党的“2030年零核电政策”,将核能重新定位为“基本负荷电源”。


日本电力公司、官僚和政治家形成的利益“铁三角”在能源政策制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反核电”仍是民意主流。软银集团CEO孙正义作为财界反核电的代表人物之一,于2011年成立自然能源财团,希望对日本能源政策发挥影响力。


“未来不依赖核电,也可以实现2030年电力的稳定供应。”日本自然能源财团常务理事大野辉之对澎湃新闻表示,日本越来越多的核电站将超过运行许可的期限,而新建核电站的安全措施费用和其他成本增加,推高核电价格,与其他能源相比竞争力不强。


当下应对气候变化迫在眉睫,多国减少对煤电的投入以推行低碳战略,随之而来的是不同程度的供电危机。此时核电作为一种低碳能源,成为一张“救急牌”。


韩国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2020年购买的核电度数创下文在寅政府上台后的最高纪录,几乎与往届政府持平,与去核电政策背道而驰。韩媒分析认为,煤炭发电量减少造成的用电缺口亟需用核电来填补。


“如果将利用核能排除在外,世界将不能实现已经商定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欧洲经济委员会今年8月发布的能源技术简报中强调核电的低碳发电优势。


日韩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艰难“拔核”,全球核电发展也处于低潮。


面对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脱碳”的压力和效率,各国在能源转型之路上权衡取舍,每一个岔路口的选择都没有绝对的错与对。日韩在核电领域难回头,将目光转移到新赛道期待弯道超车。


“氢”洁化石能源


今夏的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日本网球选手大坂直美手持火炬,点燃了象征“富士山之日”的奥运圣火,熊熊燃烧的火焰以氢作为燃料,且圣火的燃料来自于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工厂——福岛氢能源研究基地。



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坂直美点燃奥运圣火。从运动场馆的接驳巴士到奥运村供热系统,氢能是主要的能源支撑。东京奥运会上的“氢能秀”成为日本政府抢滩氢能布局的强力宣言。日本对氢能的执着可追溯到1973年的那场石油危机,当时一项名为“阳光计划”的绿色能源倡议被广泛研究,从那时起日本就开始投资开发新能源,氢能因制法多样、清洁高效而成为能源新宠。2014年,日本政府发布的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将氢能定位为核心二次能源,并提出“氢能社会”的构想。


构建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和利用的全球产业链,这不仅是日本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韩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都加入了发展氢能的队伍。韩国总统文在寅还于今年10月宣称,将凝聚韩国所有国家力量,争取韩国主导全球氢能经济。


氢能经济竞争的大幕徐徐拉开,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小松洁对澎湃新闻指出,日本目前是加氢站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氢能利用上不同于大多数国家,将重点放在氢燃料电池车,日企已抢占先机。不过,“价格昂贵是氢燃料最大劣势之一,只有补贴政策持续下去,才能全面拓展市场。在氢燃料的制备和存储环节也需要更多技术突破,来降低成本。”


使用通过光伏发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将获得“绿色氢气”,但价格高昂。为兼顾能源转型和经济增长,日本给出了一个妥协式答案。


“日本将支持多样化又务实的能源转型,只要符合国情,所有燃料和技术都能使用。”今年6月,时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梶山弘志的表态在几个月后发布的《第六次能源基本计划》中得到了印证。


计划中写明,2050年以氢、氨发电为主要电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化石火力中20%用氨与煤炭混烧,天然气火力中30%导入氢混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在今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上发表演讲时重申了上述减碳方案,并希望以日本之力“强力推进全亚洲的零排放化”。


讽刺的是,由于日本没有谈及废除火力发电的方针,由全球环保组织组成的“气候行动网络”小组,向日本等3个国家颁发了“化石奖”,以批评他们应对气候变化上的消极态度。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qqxnywlw.cn/news/show-83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江阴市鑫宏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9072668号-4